2023年11月25日,必赢76net线路历史文化学院第十一届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成功举办。本届史学论坛以“现代化进程中的国计与民生”为主题,与会论文共计62篇。论坛发布征文公告后,得到海内外青年学者的支持,硕博研究生投稿共有265篇,议题涵括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诸学科方向。
一、开幕式环节
11月25日上午8:30,第十一届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正式开幕。76net必赢官网叶飞副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魏文享副院长分别代表76net必赢官网和学院致辞。担任评议及主持工作的武汉大学王萌老师、本校谢祺老师、许龙生老师、刘霏雯老师及60余位参会同学出席此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正处职组织员纪红主持。
76net必赢官网叶飞副院长向参加此次华大史学论坛的代表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必赢76net线路的办学历史及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对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2023年正值必赢76net线路建校120周年,回顾校史,学校在醇厚悠久的历史底蕴中全面发展,历史学科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华大史学论坛的学术影响有目共睹。最后叶老师联系时令,道出祝愿,“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期望与会同学能够永存初心,走出一条自己的学术道路。
之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享教授发表讲话。魏文享老师表示,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自创办以来,一直受到学院、学校的大力支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也见证了一批青年学者的成长。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增进与会同学对必赢76net线路历史学科的了解,在讨论中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同时,魏老师寄语青年学子,期待与会青年学者秉练“三气”,论学共进,即在创作中展现“才气”,书写真知灼见;在交流中保持“锐气”,敢于显露锋芒;在辩论后回归“和气”,秉持和而不同。
接下来,第十一届史学论坛会务组代表陆宇婷同学介绍了本届论坛的整体日程安排、评议场次、发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事宜,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至此开幕式落下帷幕。
(参会代表合影)
二、论文评议环节
开幕式结束后,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号楼四大分会场正式进入论文评议环节。从25日9:00至16:50,共进行了十二场讨论,参加本次论坛评议的有武汉大学王萌、左松涛、毋有江、牟伦海四位老师和本院李明、李明慧、刘菲雯、许龙生、王含梅、谢祺、洪国强、初庆东、罗爱林九位老师。
1.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分会场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分会场共16篇入围论文,分为三个场次,评议老师分别为王萌老师、李明老师、李明慧老师和刘菲雯老师。参会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共革命史、晚清民国政治史、医疗社会史等方向。每场同学按序进行汇报和互评,最后由评议老师进行点评。老师们在肯定论文创新性的同时,围绕学术史梳理、问题意识、史料运用、概念使用、写作技巧等方面为各位同学提出了建议。
2.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分会场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分会场共有15篇入围论文。许龙生老师、左松涛老师、王含梅老师分别主持了三个场次的讨论。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还是从人物群体来看,参会论文涵盖面均比较广泛,涉及金融史、政治制度史、革命史、教育史、社会史、外交史、历史地理等多个研究领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研究生学术兴趣的多元以及视野的宏阔。
3.中国古代史分会场
中国古代史第三分会场共15篇入围论文,研究时段从先秦贯穿到清朝,涉及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等领域,充分利用新史料和新视角,展现了历史进程中、时代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国计与民生。同学们互动积极,拓展新视角,讨论新观点,反响热烈。谢祺老师、毋有江老师和洪国强老师也对各场次进行了总结点评。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参会同学论文的质量与评议表现,对论文以小见大的选题视角、丰富独特的史料运用表示肯定,但部分论文在立意升华、文章架构、学术规范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思考揣摩。
4.世界史分会场
世界史第四分会场共15篇入围论文,从英国到塞浦路斯,从古典时代到现代,15篇参会论文囊括了不同时段与地区的历史。讨论的主题涉及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也包括城市史、环境史、医疗史、体育史、图像史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范式转向对历史学习者的影响。牟伦海老师、罗爱林老师和初庆东老师分别对各自会场论文进行了点评,提出同学们在追求选题新意、注重收集史料的同时,也要增强对史料的深度挖掘能力,提升论证完成度,在学术规范上高标准、严要求,并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意见。
三、闭幕式环节
经过一天紧张热烈的讨论,论坛闭幕式于25日17:10举行。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享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主任罗爱林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徐炳三教授、论坛评议老师代表洪国强老师、谢祺老师,研究生辅导员陈勇老师及参会学生代表出席此次闭幕式。闭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主任罗爱林教授主持。
1.与会同学代表发言
必赢76net线路博士研究生杏亮亮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分会场代表发言,他认为论坛是非常宝贵的学术锻炼机会,老师、同学的意见和多样化的讨论主题,既能精进自己的文章,又能开拓眼界。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洵奕对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分会场的讨论进行总结。他指出本场汇报文章有四个特点,分别是档案材料使用扎实、外文文献引用多样、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熟练、选题精细。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孙岩则从论文研究的理论与思路角度对中国古代史分会场的汇报作了概括,他认为不论是深挖文献、旧题新作,还是对大众历史的关切,亦或是对政治史的新探索,第三分会场的研讨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的国计与民生”的绚烂图景。
世界史分会场与会同学代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严涵重点分享了在论坛研讨中获得的感悟,他表示阅读和学习优秀同学的成果会促使自己去反思自身文章的不足之处,此次交流也增强了他继续探索的信心。
2.教师总结发言
与会学生代表发言后,历史文化学院徐炳三教授发表讲话。徐老师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与会同学的学术成果,并表示不能因为在研究生阶段而低估自己的实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徐老师也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经验,指出学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一是专与博的关系。除了自己的研究点,还要能透彻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础史料、学术理论范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领域内外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掌握。二是新与旧的关系。创新固然需要提倡,但不可一味趋新、喜新厌旧,而忽略前人研究中的优秀成分;也不能一味追求新史料,而忽视最先整理的精华材料。三是冷与热的关系。用冷僻领域的视角、方法、史料等切入热门领域,反而可能剑走偏锋、引起反响,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学科交叉。
3.颁奖环节
徐炳三教授发言结束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主任罗爱林教授宣读获奖同学名单,由现场老师为获奖同学颁奖。
4.闭幕总结
最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享教授为闭幕式做总结发言。魏老师向获奖同学表示了祝贺,也对所有投稿的同学表达衷心的感谢。他希望所有同学敬畏学术,保持探索历史的热情。同时,他也向论坛会务组全体成员致以谢意。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的辛勤努力和共同协作。至此,本届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十一届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获奖名单